作者:马方方(平顶山学院青年教师)
2024年6月16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正式启动,这是河南省推动旅游强省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早在2021年,河南省政府就已发布《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当时的规划中提到,“到2035年,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全面实现,以黄河文化、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具有中原特色的中华文化超级IP享誉世界……,文旅文创成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点”。而围绕这个最终目标,则制定了“中华文化超级IP工程”“‘4+8+N’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等文旅供给体系。
围绕规划,河南各地文旅部门持续发力,据2023年公布的“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入选项目名单”显示,河南省以《穿越德化街》《大宋·东京梦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4部文旅精品领跑全国。在这样一份完美答卷的背后,是河南文旅演艺的快速崛起,也是厚重文化投射在文旅上的一缕亮光。这些文旅演出既肩负着活跃地方文旅市场,宣传地域文化的作用,又是形塑国家和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且被升华为一种符号化的地域文化景观。
在上述的文旅演艺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非常成功,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有评论称,“《只有河南》的演出做到了剧场由剧本决定,舞台根据剧情设计建造。先有剧本后有剧场和舞台,这在世界戏剧史上是鲜见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景点,显然其成型、成功的过程颇为奇特,也较难以复制。相较于《戏剧幻城》,上述河南其他景点的文旅演出则是先有自然或人文景观,然后再根据地方文化特征或景点历史传统,也就是理论意义上的“剧场”和“舞台”,再进行戏剧或类戏剧的文本创作。如以沉浸式戏剧《穿越德化街》为例,该剧在中牟建业电影小镇驻场演出,以1938年元宵节期间日军轰炸郑州为故事内核,通过一条商业街,呈现出当时郑州的市井生活与历史沉浮,展现了河南人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大义,可谓是一条德化街,百年郑州史。在这些现有的文旅演艺作品中,较好完成了河南厚重文化的舞台转码和艺术再现,满足游客深度文化体验的迫切需求,使得中原文化的历史文脉在这些个精彩的演出中得到延续,并走向未来。
而相较于“两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双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中原文化,河南文旅要做的,能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围绕河南省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何实现演艺内容更生动,演出形式更新颖,受众对象更全面,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演艺全方位的迭代更新,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沉浸式文旅演艺的开发,满足游客深度参与的意愿。沉浸式文旅演艺在国内发展态势良好,观众参与度高,体验感层次丰富的特征,如一场演出带火了一座开封城的互动性文旅小节目“王婆说媒”,让我们看到观众在旅游中不仅只是游山玩水,更有着沉浸式、体验感的深度需求。又如《穿越德化街》《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及上海课植园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上海版《不眠之夜》等成功之作。借鉴上述沉浸式文旅演出的成功经验,创作出更多样式新颖,内容丰富,体验独特的沉浸式文旅作品,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和游客,进而扩大河南文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第二、注重文旅演艺与美育结合,开发出适合学生假期的文旅演艺项目。各文旅景点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展览馆,演出厅,结合国内外现有的AR、VR等高科技手段实现沉浸互动,如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沉浸互动模式,“方特”游乐园的AR影像等,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为青少年打造出更好的沉浸互动体验。在寒暑假期间,围绕博物馆、展览馆打造红色主题的文旅演艺,营造深度参与的室内外文旅演艺活动,注重个体体验和美育浸润。
第三、利用景点与戏曲的共有文化基因,增强戏曲与景点的互动,让戏曲成为景点“导游”。河南历来就有“戏窝”的美名,戏曲种类多样,各个戏曲形式又与地方文化密切相连。可以通过筛选与景点文化特质相契合的戏曲内容,增加戏曲故事在地化的生动演绎。如南阳诸葛亮故居与众多的三国戏,洛阳养子沟景点与樊梨花戏曲故事,开封包公府景点与豫剧《秦香莲》等等,适当开展送戏进景点,实现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在美景中看戏,在旅游中品味艺术,满足游客观看美景,品味戏曲,感悟历史的多重审美体验。
除了上述角度之外,文旅演艺作品当然还有更多的考量,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弊端,如一窝蜂的大制作,注重声光电,片面强调高科技,相似度极高的拷贝性作品等,将来或许更应在一些小型化、个性化、真正凸显地域文化内核的作品上下功夫。因为文旅演艺的生产过程其实也是文化记忆传承的过程,所以系统剖析中原地区的文化记忆与景观空间之间深层的转译关系和构成逻辑,立足深度参与,细化游客分类,弘扬在地艺术,利用科技又不落入窠臼,才能真正实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旅初衷。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