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前,古人的脚印,落在了浙江,从此以后,演绎出深厚的文化沉淀。穿越时空,聆听历史的回响,探寻镶嵌在古迹风景中的岁月印记,在当代的繁华中寻找万年浙江的价值。
江南有个水乡叫乌镇,它的名气称得上举世皆知,但很少人知道,这个水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7000年前,这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同样在桐乡,还有个同时期的遗址,名为罗家角,这里又有着怎样的发现,描绘出远古江南怎样的画卷?
运河之畔,梧桐之乡,便是桐乡。桐乡有个水乡叫乌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每一处都透露着古朴与典雅的气息。都知道这是一个典型江南古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历史悄然流淌了七千多年。
追溯至遥远的7000年前,这里便已是先民们繁衍生息的乐土。那时,乌镇所在的区域还是一片水草丰茂、河网密布的湿地,勤劳智慧的古人依水而居,以渔猎和农耕为生,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搭建起了最初的聚落。
如今,七千年前先民的家园通过谭家湾遗址隐约再现。谭家湾遗址发现于1975年,位于浮澜桥村谭家湾组,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00~150厘米,共分3层。中下层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有机质较多,土质松软,色泽深黑。1978年在遗址西北开挖纵向运输河道时,出土鹿角钩2件及釜、罐、盆、钵、豆等陶器残件,还有较多的麋鹿、水牛、猪、鱼等动物遗骸。经考证,该遗址为距今约6000年前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重要文化——马家浜文化遗址。
虽一直未经正式挖掘,谭家湾却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辉煌,它静静地躺在乌镇东侧,等待着时间将其唤醒。一直到2015年,当探索的光芒穿透历史的尘埃,谭家湾遗址迎来了它新的篇章——试掘工作正式展开。
在2015年试掘以来,发现多处墓葬的保留状态基本完好,根据考古调查和已探明遗存的考古研究成果,谭家湾遗址的遗存大部分埋藏于距地表0.5米以下的地层内,基本未受到后期的人为扰动,也因此,谭家湾遗址对于研究良渚文化、崧泽文化演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的谭家湾遗址,依旧风吹稻花香,虽尚未正式发掘,但是其沉静的土壤下,蕴藏着数千年的秘密,低语着稻作文明的悠远篇章。稻浪轻摇,不仅摇曳出谭家湾的古老韵律,也似乎在遥相呼应着同样在桐乡发现的罗家角遗址,在这里找到了更多有关稻作的线索。
罗家角遗址位于桐乡石门镇颜井桥村,这里自古便是杭嘉湖平原耕种的沃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正是村民们在农耕时,发现这片土地不同寻常,逐渐揭开罗家角遗址的神秘面纱。
遗址发现后没有马上挖掘。20多年后,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所配合农田基本建设,组织力量对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通过发掘,共发现完整或可修复的石、骨、木、陶器等794件,陶片5万余片,兽骨2000多斤,还有稻谷等植物遗存和一批有榫卯的建筑木构件。
史前的桐乡,是一片开阔的滨海平原沼泽环境,大小溪流湖泊星罗棋布,水草丰盛,丛林葱郁,桐乡的先民便是在这样一片土地上休养生息,谱写文明。也正是在这样一片充满原始魅力的土地上,罗家角先民以其非凡的智慧与勤劳,开启了江南水乡独特的稻作生活新篇章。
罗家角遗址中发掘出的炭化稻米,粒粒珍贵,犹如时间的信使,将我们带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这些稻米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古代先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它们见证了稻作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扎根与传承。
一粒稻谷,点亮了桐乡远古文明的曙光——这是一片微醺了七千年的江南乡野,稻香四溢,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的典范。不仅仅是稻作,江南沉淀了数千年的蚕桑文化,在这一时期悄然萌芽。
稻作,作为这片土地的灵魂,见证了先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后来的精耕细作,稻作技术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与创新,孕育出了独特的农耕文明。而蚕桑文化的萌芽,更是为这片乡野增添了一抹丝绸的柔滑与光泽。如今的桐乡全面发展,在这片江南乡野上,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存,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 浙江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