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维度看,当代教育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文化传承的必然。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积淀,对当前思想教育具有深远影响,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然而,如何在浩瀚文化中精准筛选,挖掘并在思想教育中应用其精髓,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在教育中的价值挖掘与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理念,诸如尊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与求大同,为当代思想教育构筑了坚实的价值根基与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理念不仅是我国古代哲学智慧的结晶,更是塑造社会道德风尚、指引个体行为规范的基石。
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出的“仁者爱人”,深刻揭示了仁爱思想的核心。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进一步阐述:“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强调了教育应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目标。仁爱思想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在思政教育实践中,通过对仁爱思想的深入阐述,倡导关爱他人、培养同理心与社会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和谐共处,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老子·第四十九章》)等是重民本思想的开端,启示我们教育始终围绕学生展开,尊重其主体地位,关注全面发展,致力于实现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正义。守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道德体系中的关键支柱。在思想教育中,通过阐释“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等经典论述,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锤炼诚信品质,为构建诚信社会添砖加瓦。崇正义、尚和合的理念,则深刻体现了公正、和谐的社会价值取向。通过深入挖掘《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精髓,思想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力观与民主意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学生群体中倡导和谐共生理念,鼓励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相互尊重、包容理解,锻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求大同的理想追求,则为受教育者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仅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崇高期许,也是对当代学子们的深切勉励。今天的思政教育更应以此为己任,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与智慧。此外,强化道德建设、尊崇礼法传统、弘扬中庸之道、倡导和谐理念以及追求变革精神等核心理念,均在思想教育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理念深刻影响着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同时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与灵活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成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现代素养的优秀人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在教育中的价值挖掘与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之基,其蕴含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历久弥新,依然是今天思想教育的核心构成要素,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与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宝贵的道德滋养与丰富深刻的道德资源。“百善孝为先”,孝悌之道是家庭感情之基石,深刻体现于子女对父母的敬孝与兄弟姐妹间的和睦,并外延至社会秩序的温情维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导“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在思想教育语境下,弘扬孝悌精神,不仅构筑了家庭责任感的培育框架,亦成为社会责任感塑造的关键环节。通过引介古代孝行典范,深化学生对感恩回馈价值的认知,促其在家庭领域主动担当,进而将这种责任感迁移至社会,促进尊老爱幼、和谐共融的社会风气形成,体现了思想教育在个体品德塑造与社会伦理构建中的双重价值。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光辉典范,其精髓在于“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与古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奉献精神交相辉映。在思想教育的广阔舞台上,强化爱岗敬业的教育,塑造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与敬业精神,使之深刻理解,无论身处何种职业领域,只要秉持匠心独运,勤勉不辍,便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通过跨越时空的各行各业优秀人物事迹,展示勤勉敬业的社会普遍价值,更激励学生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不懈追求与卓越实践,方能铸就非凡成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时代之潮流勇攀高峰提供道德指引与不竭动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社会正义的体现,深植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中,其精髓与古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勇情怀相契合,共同构筑了社会道德的高地。在思想教育体系中,积极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与同情心,唤醒其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通过精选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及情境模拟的直观体验,使学生不仅在理论上理解见义勇为的崇高价值,更能在实践中感悟到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于担当,弘扬正气,推动社会风气的净化,让正能量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滋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变革思想在教育中的价值挖掘与应用。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变革思想更显其独特价值。它不仅能够激励中华民族在危机中奋起求变,自强不息,更能够为全人类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革故鼎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语,源自《诗经·大雅·文王》,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在悠久历史中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动力。这一思想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致敬,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在教育领域,它启示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勇于探索未知,以创新的姿态面对时代的挑战。正如《礼记·大学》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了持续创新与自我超越的重要性,为思想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顺应时势。“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及“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等观念,均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顺应时势、主动变革的智慧。《周易》的哲理与《管子·正世》的论述,共同构建了一个灵活应变、因时制宜的变革框架。在思想教育中,这意味着教育者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使思想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满足时代需求。改革实践。如商鞅、王安石等变法,不仅是历史的篇章,更是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这些变法实践生动诠释了民本思想与变革精神的融合,彰显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在思想教育中,我们需汲取这一智慧,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成长需求,倾听其声音,以此推动教育创新与实践。通过学习这些变法实践,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到改革的重要性,培养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从而在未来社会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教育中的价值挖掘与应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应继续深化认识和研究,创新更多应用方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推动思想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阎玲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 光明网